❷与“红”相对,象征反动。如:白区;白军。
❸汉民族传统丧服的颜色,因以为丧事的代称。《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郑玄注引郑司农曰:“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
❹纯洁。《汉书·匡衡传》:“显洁白之士。”
❺明亮。如:白天;白昼。苏轼《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
❻清楚;明白。如:真相大白;不白之冤。《国策·燕策二》:“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引申为表明。如:表白;辩白。《吕氏春秋·士节》:“吾将以身死白之。”
❼告语。如:告白;禀白。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特指戏曲中只说不唱的部分。如:说白;独白;对白。
❽空无所有。如:空白。引申为没有效果或不付代价。如:白忙;白吃。欧阳修《乞放行牛皮胶鳔》:“盖其抛死牛马,已是下民之苦,更不支得价钱令人户白纳。”
❾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❿变成白色。如:白了少年头;气得脸都白了。
⓫地方话。如:京白;苏白。
⓬指白话。如:半文半白;文白杂糅。
⓭通“别”。读错或写错字。如:认白字。
⓮古时罚酒用的酒杯。《文选·左思<吴都赋>》:“飞觞举白。”刘逵注:“白,罚爵名也。”参见“浮白”。
⓯银子的代称。《汉书·淮南厉王长传》:“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颜师古注引张晏曰:“黄,黄金;白,白银也。”
⓰通“帛”。《诗·小雅·六月》:“白旆央央。”孔颖达疏:“言白旆者,谓绛帛。”朱骏声谓“白”借为“帛”。
⓱ 中国少数民族名。
⓲姓。战国秦有白起。
出处:语词卷 • B • bái •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