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喀斯特地貌
释义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亦称“岩溶地貌”。地表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解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溶斗、落水洞、暗河、溶洞、溶蚀洼地、盲谷等。在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地区分布最广,地面往往石骨嶙峋,奇峰林立;地表水较缺乏,水系紊乱,但地下水系较发育。在进行农业开垦或工程建设时,须注意查明地表水渗漏和地下暗河、溶洞发育情况。中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是世界上该地貌发育最典型地区之一。
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地貌学
喀斯特地貌  亦称“岩溶地貌”。地表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解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溶斗、落水洞、暗河、溶洞、溶蚀洼地、盲谷等。在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地区分布最广,地面往往石骨嶙峋,奇峰林立;地表水较缺乏,水系紊乱,但地下水系较发育。在进行农业开垦或工程建设时,须注意查明地表水渗漏和地下暗河、溶洞发育情况。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地区之一。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地貌学 • 总 类
喀斯特地貌  曾称“岩溶地貌”。地表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解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喀斯特原为斯洛文尼亚西部与意大利交界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石灰岩地貌。19世纪末塞尔维亚地理学家茨维伊奇(Jovan Cvijic',1865—1927)研究了喀斯特高原的各种石灰岩地貌,并把这种地貌称作“喀斯特”,成为世界石灰岩地貌通用的专门术语。1966年中国召开全国岩溶学术会议,曾将喀斯特改为“岩溶”。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沟、石林、峰林、溶斗、落水洞、暗河、溶洞、溶蚀洼地、盲谷等岩溶形态。在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地区分布最广,地面往往石骨嶙峋,奇峰林立;地表水较缺乏,水系紊乱,但地下水系较发育。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地区之一。
出处:环境科学卷 • 环 境 地 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