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育哲学
词条 | 教育本质 |
释义 | 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educational essence) 与“教育现象”相对。教育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由教育自身所包含的内部特殊矛盾构成。1923年,陈独秀把教育归于“精神现象”;1930年,杨贤江将教育视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自1978年于光远在《学术研究》上发表《重视培养人的研究》以来,中国教育理论界展开了有关教育本质的讨论,主要观点有:(1) 教育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主要是上层建筑。(2) 教育是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再生产劳动力的过程。(3) 教育既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又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4) 教育是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实践性等多重属性的统一。(5)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还形成了其他一些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如“社会化说”、“个性化说”、“转化说”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育哲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