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X • xián • 贤
词条 | 贤良文学 |
释义 | 贤良文学 贤良文学(xián liánɡ wén xué)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武帝时,简称贤良或文学。西汉后期,儒生往往借此取得出身。参见“贤良方正”。 出处:语词卷 • X • xián • 贤 贤良文学 亦称“贤良”、“文学”、“文学高第”。汉代察举科目之一。也有将贤良与文学分立为两科者。文学,指精通儒术之儒生。始于文帝时,晁错即以贤良文学举为官。武帝“独尊儒术”,更是屡屡举之。通常于皇帝初即位表示励精图治,或遭遇灾异表示罪己求贤时诏举,是为特科。常由皇帝亲自以治国理政议题策问,依题之难易分甲乙之科,视对策高下分别授官。董仲舒即以长于今文经学获举贤良文学,以对贤良策三篇深得汉武帝赞赏。汉儒往往藉此得以进身。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贤良文学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始于武帝时,简称贤良或文学。西汉后期,儒生往往借此取得出身。参见“贤良方正”。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