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货币流通速度
释义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供给与经济总收入(通常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衡量单位货币承担的平均交易量。如果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那么通过简单地设定总量M1的目标,货币政策可以获得任何理想的收入水平。但现实中,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经济总收入和各种货币总量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经济因素有:(1)居民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2)产业结构及生产专业化状况;(3)经济单位数量和金融市场发达状况;(4)企业财务及结算制度。
出处:管理学卷 • 金 融 学 • 货币市场
货币流通速度  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等于名义GDP与名义货币供给量之比。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影响一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产业结构及生产专业化状况,经济单位数量和金融市场发达状况,财务及结算制度以及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和对信用货币及纸币的信任程度等。
出处:经济卷 • 金融学 • 银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