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地位或辈分高。与“卑”相对。《韩非子·有度》:“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❸尊重;尊奉。如:自尊;尊师重道。《史记·高祖本纪》:“〔项羽〕乃详(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❹称呼对方及其有关人物的敬词。如:尊府;尊驾;尊翁。《聊斋志异·章阿端》:“尊范不堪承教。”
❺尊长。如称人之父为令尊,又旧称知府为太尊,知州为州尊,知县为县尊之类。
❻计数单位。如:五百尊罗汉;两尊大炮。
出处:语词卷 • Z • zūn • 尊
词条 | 尊 |
释义 | 尊 尊(zūn) ❶古代酒器。青铜制,鼓腹侈口,高圈足,形制较多,常见的作圆形或方形。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后也泛称一切酒器。如:尊彝。《周礼》六尊,牺尊、象尊、箸尊、壶尊、大尊、山尊,皆以待祭祀宾客之礼器。陆游《杂感》诗:“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 ❷地位或辈分高。与“卑”相对。《韩非子·有度》:“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❸尊重;尊奉。如:自尊;尊师重道。《史记·高祖本纪》:“〔项羽〕乃详(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❹称呼对方及其有关人物的敬词。如:尊府;尊驾;尊翁。《聊斋志异·章阿端》:“尊范不堪承教。” ❺尊长。如称人之父为令尊,又旧称知府为太尊,知州为州尊,知县为县尊之类。 ❻计数单位。如:五百尊罗汉;两尊大炮。 出处:语词卷 • Z • zūn • 尊 尊 古代盛酒器。青铜或陶制。鼓腹,侈口,高圈足。流行于商代前期至西周中期。“尊”在青铜器铭文中非专名,而是酒、食器等类的共名,以尊作为具体器类名称约始于北宋。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在中原与关中地区,尊和卣或彝常组合搭配出现,说明尊除了作为实用器物外还具备礼器功能。 ![]()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青铜器 • 器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