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莲教
释义
白莲教
白莲教  亦称“白莲社”。混合有佛教、明教、弥勒教等内容的秘密宗教组织。始自南宋初茅子元创立的白莲宗。初为佛教的一支,其教义源于净土宗。元代渗入其他宗教观念,主要为弥勒信仰,逐渐流行,至大元年(1308年)被禁止,但参加者仍不断增加。其教义崇尚光明,认为光明定能战胜黑暗。崇奉阿弥陀佛,提倡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元、明、清三代,常为农民起义所利用,作为组织斗争的工具。元泰定二年(1325年)息州(治今河南息县)有赵丑厮、郭菩萨倡言“弥勒佛当有天下”,至元三年(1337年)信阳有棒胡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元末随着阶级矛盾尖锐化,终于爆发红巾军大起义。教派名称随时随地变化,明代有闻香教、大乘清茶门等名目。清代有清水教、八卦教、天理教等名目。明代利用这种组织起义的,有洪武三十年(1397年)陕西田九成起义等。清代著名的有嘉庆元年至十年(1796—1805)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十八年至十九年河北、河南、山东林清、李文成起义等。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民间宗教 • 教 门
白莲教  也称“白莲社”。混合有佛教、明教、弥勒教等内容的秘密宗教组织。起源于宋代,到元代逐渐流行,至大元年(1308年)被禁止,但参加者仍不断增加。其教义崇尚光明,认为光明定能战胜黑暗。崇奉阿弥陀佛,提倡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元、明、清三代,常为农民利用,作为组织斗争的工具,以“明王出世”、“弥勒降生”相号召,发动起义。泰定二年(1325年)息州(今河南息县)有赵丑厮、郭菩萨倡言“弥勒佛当有天下”,至元三年(1337年)信阳有棒胡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元末随着阶级矛盾尖锐化,终于爆发红巾军大起义。教派名称随时随地变化,明代有闻香教、大乘教清茶门等名目。清代有清水教、八卦教、天理教等名目。明代利用这种组织起义的,洪武三十年(1397年)有陕西田九成起义,永乐十六年(1418年)河北、山西有刘化起义,弘治十八年(1505年)河南有赵景隆起义,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四川有蔡伯贯起义,天启二年(1622年)山东有徐鸿儒起义。清代著名的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王伦起义,嘉庆元年至十年(1796—1805)川楚白莲教大起义,嘉庆十八至十九年(1813—1814)河北、河南、山东林清、李文成起义,道光十五年(1835年)山西赵城曹顺起义。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人民起义 • 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