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古代给官府当差的人。《汉书·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出处:语词卷 • B • bái • 白
词条 | 白衣 |
释义 | 白衣 白衣(bái yī) ❶古代平民着白布衣,因以称无功名的人。《史记·儒林列传序》:“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 ❷古代给官府当差的人。《汉书·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出处:语词卷 • B • bái • 白 白衣 ❶初指无官职的士人。两晋、南北朝时,官员因失误而削除官职,或以白衣守、领原职,遂成为对官员的一种惩处方式。《晋书·外戚传》:“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羊琇)官而已。寻以(甘露亭)侯白衣领护军。顷之,复职。”后亦引申为平民百姓。 ❷西汉官府使役小吏。《汉书·龚胜传》:“(夏侯常)即应曰:‘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奏事不详,妄作触罪。’”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❸北魏皇帝随侍之臣,可受遣传达诏令。《魏书·甄琛传》:“世宗遣白衣吴仲安敕(广平王元)怀宽放(甄侃)。”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