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散 散〔█〕( sǎn) ❶研成细末或锉成粗末的药料。如:行军散;平胃散。《后汉书·华佗传》:“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❷束缚着的东西松开,呈零乱状态。如:辫子散了。《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一并将钱都打开,将彩绳抽去,散推在桌上。”也指零乱的、不集中的。如:散装;散页。张翰《杂诗》:“黄华如散金。” ❸不自检束;懒怠。如:散淡;懒散。《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 ❹不受格律的拘束。如:散文。 ❺闲散,没有一定的职务。如:散职;散位。韩愈《进学解》:“投闲置散。” ❻酒器名。《礼记·礼器》:“贱者献以散。”王国维以为即斝。见《观堂集林》三“说斝”。参见“斝”。 ❼琴曲名。潘岳《笙赋》:“辍张女之哀弹,流广陵之名散。” ❽姓。周代有散宜生。 另见sàn。出处:语词卷 • S • sǎn • 散 散〔█〕( sàn) ❶分开;分散。与“聚”相对。如:分散;散场。《礼记·大学》:“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❷洒布;散发。如:公园里散满花香。《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辛弃疾《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词:“卷帘芳桂散馀香。” ❸排遣。如:散闷;散心。《世说新语·栖逸》:“游散名山。” ❹罢休;消除。《后汉书·王畅传》:“会赦,事得散。”苏轼《洞仙歌·咏柳》词:“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另见sǎn。出处:语词卷 • S • sàn • 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