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简帛 • 简牍
词条 | 敦煌汉简 |
释义 | 敦煌汉简 敦煌汉简 20世纪初以来陆续出土于甘肃敦煌汉塞烽燧遗址等地。因最先发现于敦煌,故名。截至20世纪80年代共出土2480余枚,主要包括八批。第一批,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西北的汉塞烽燧遗址中掘得708枚。第二批,1913—1915年斯坦因在敦煌汉塞烽燧遗址中掘得84枚,同时在安西、酒泉两县境内采得105枚。以上两批敦煌汉简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第三批,1920年周炳南在敦煌小方盘古城附近掘得17枚,原简现藏敦煌研究院。第四批,1944年夏鼐、阎文儒在敦煌小方盘城遗址附近掘得49枚,原简现藏台北图书馆。第五批,1977年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在玉门花海农场附近的汉代烽燧遗址中采得简牍91枚。第六批,1979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和敦煌县文化馆于小方盘城以西11千米处的马圈湾D21烽燧遗址掘得简牍1217枚。第七批,1981年敦煌市博物馆在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采得简牍76枚。第八批,1986—1988年敦煌市博物馆在全市文物普查过程中陆续采得简牍137枚。以上八批敦煌汉简的出土地点包括汉代敦煌郡玉门都尉、中部都尉、宜禾都尉,以及汉代酒泉郡西部都尉、北部都尉、东部都尉。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简帛 • 简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