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Y • yú • 喻
词条 | 喻 |
释义 | 喻 喻(yú) 通“愉”。愉快。《庄子·齐物论》:“自喻适志与。”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喻,快也。” 另见yù。 出处:语词卷 • Y • yú • 喻 喻(yù) ❶晓喻;开导。如:喻以利害;不可理喻。《荀子·非相》:“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 ❷通晓;了解。如:不言而喻;家喻户晓。《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❸譬喻。《文心雕龙·比兴》:“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 ❹姓,晋代有喻合。 另见yú。 出处:语词卷 • Y • yù • 喻 喻 译自梵语Udāharaṇa,亦称“见边”(Dṛ Ṣ ṭānta)。佛教因明用语。为五支作法或三支作法中的第三支,由同喻和异喻两部分组成。古因明中的喻仅是例证。公元4—5世纪间筏蹉衍那的《正理经注》中开始出现由包含一般原理的全称命题和例证两部分组成的喻支。此后陈那明确区分出喻体与喻依,并使同喻体与异喻体形成换质换位的关系。法称进一步主张废除喻支,将喻体并入“因”支之中。喻分正喻与似喻二种,似喻又分似同喻与似异喻二类。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因 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