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词条 | 白鹿洞书院 |
释义 |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 亦称“白鹿洞书堂”。宋初著名书院之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唐贞元间李渤隐居读书于此,曾蓄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渤于其地建台榭,遂以白鹿名洞。五代南唐昇元四年(公元940年)朝廷就此建学馆,置学田,设官师,授生徒,时称庐山国学(亦称庐山国子监、白鹿国庠等)。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受赐国子监印本《九经》。宋初改名白鹿洞书院。南宋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及王应麟《玉海》以之与嵩阳、岳麓、睢阳并称四大书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考》仍以之与睢阳、岳麓、石鼓并称四大书院。其后屡废屡建。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于旧址重修,并自任洞主,聚徒讲学,亲撰《白鹿洞书院揭示》而为书院学规,影响极大,被后世官私学校奉为办学纲领。历代朝廷多次赐书赐匾。王守仁、湛若水等宿学大儒先后执教于此,并留存有讲义刻石。1910年改办为江西林业学堂。现为庐山著名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