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B • bǎi • 百
词条 | 百科全书 |
释义 |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bǎi kē quán shū) 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文化科学知识的大型参考书。 出处:语词卷 • B • bǎi • 百 百科全书 ⑴ 以条目为单元,系统而详尽地汇集阐述各种门类或某一(某些)门类知识的辞书。具有查考和教育双重作用。汉语“百科全书”译自英语encyclopaedia,后者在印欧语系多种语言中为同源词,源自古希腊语enkyklios(其意有“普通的”和“各方面的”两种解释)和paideia(教育或知识)。按所涉及知识的范围,分成综合性百科全书、专科性百科全书和地域百科全书。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类书亦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⑵见“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339页)。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辞书 • 总论 百科全书(法Encyclopédie;英Encyclopedia) 《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的简称。书名。法国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为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主编狄德罗,副主编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d'Alembert,1717—1783)。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等许多思想家为之撰稿,形成“百科全书派”。1751—1772年出版28卷;狄德罗离开后陆续出版七卷(包括索引二卷),是为第一版。1780年著作权为潘古克(Charles Joseph Panckoucke,1736—1798)所有。他将此书更名《有条理的,或按主题排列的百科全书》,将原来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方式改为分类编排,至1832年新版全部出齐,共166卷。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论著、文献 百科全书 汇集各门学科或某一门类知识,按照词典的形式分列条目,加以详细诠释的辞书。具有查考和教育双重作用。百科全书在古代早已产生,但用作书名,却始自德国斯卡利希(Pavao Skali ![]() 出处:语言学卷 • 应用语言学 百科全书 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原文是法文,题为Encyclopédie,ou 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des arts et des métiers(《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习称“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主编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等许多思想家为之撰稿,形成“百科全书派”。撰稿者大多以启蒙思想对封建社会制度、道德、宗教等展开无情批判。在狄德罗主持下,1751—1772年出版28卷,71818个条目;狄德罗离开后陆续出版7卷(包括索引2卷),是为第一版。1780年版权为潘古克(Charles Joseph Panckoucke,1736—1798)所有。他将此书更名为《有条理的,或按主题排列的百科全书》,将原来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方式改为分类编排,至1832年新版全部出齐,共166卷。 出处:语言学卷 • 著作 文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