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意大利
词条 | 皮兰德娄 |
释义 | 皮兰德娄 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1867—1936) 意大利剧作家、小说家。生于资产阶级家庭。在德国波恩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早期写有小说《已故的帕斯卡尔》等。1926—1934年组织并带领剧团在欧美巡回演出。剧作有《西西里的柠檬》(并创作同名小说)、《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亨利四世》等。作品大多以戏中戏的结构表现主人公双重人格的冲突,企图说明现实生活和戏剧一样都是由一系列幻影组成,具有哲理意味。获1934年诺贝尔文学奖。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意大利 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1867—1936) 意大利剧作家、小说家。生于资产阶级家庭。先后就读于帕勒莫大学和罗马大学,后入德国波恩大学攻读文学和语言学。1892年后执教于罗马高等师范学校。早期写诗,后以小说知名。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约300篇。前期短篇小说《西西里柠檬》(后改编为剧本)和长篇小说《被抛弃的女人》等,多描写西西里的风土人情和下层人民的穷困境遇,揭露上流社会的罪恶,注重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20世纪初,其创作倾向有所变化,认为文学不可能真实地摹写现实,因为人的主、客观世界无时不在变动,就像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人在其间将找不到真实的自我。体现这种创作观点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卡尔》《老人与青年》《一个电影摄影师的日记》等。后以剧作发展了这一创作倾向,如《六个寻找剧作者的剧中人》《亨利四世》等,采用怪诞的情节,表现客观现实和人物自我的不确定、虚幻和紊乱,为作者赢得了世界声誉。1926—1934年组织并带领剧团在欧美巡回演出,引起很大反响。193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意大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