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贺兰山之战
释义
贺兰山之战
贺兰山之战  西夏与辽的战役。(1)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辽兴宗因境内党项等部族附西夏,将兵十万,分三路渡河攻西夏,激战于贺兰山北,西夏军败。景宗元昊请降,退军百里,旋待辽军懈怠,突袭,俘驸马萧胡覩及近臣数十人,辽军大败。双方议和。(2)景宗元昊死后,子毅宗谅祚年幼,母没藏氏与舅讹庞主国政。延嗣宁国元年(1049年)辽兴宗再次兴兵,分三路攻西夏。没藏讹庞派兵突袭辽南路军,辽军大败。不久,双方复战于贺兰山,西夏兵大败,景宗妃没氏及百官家属被俘。次年辽兵围兴庆府,没藏氏与辽通使修好。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宋、辽、夏、金、元
贺兰山之战  西夏军在贺兰山地区击败契丹军进攻的反击战。重熙十三年(1044年)十月初,契丹兴宗耶律宗真率骑兵10万渡黄河,分兵三路攻西夏:北院枢密使萧惠率主力6万骑出北路,进兵贺兰山北;耶律重元率7 000骑兵出南路策应;中路由东京留守萧孝友统领,随护宗真行营。西夏主元昊针对契丹军多路来攻,将主力左厢军秘密部署在贺兰山北,伺机破敌;另以部分兵力在河套地区与契丹军周旋,创造战机。契丹军入夏境400里未遇抵抗,元昊示弱求和,三次主动撤退,每次撤退尽烧战地牧草。十月二十四日,契丹军追至河曲,粮草已消耗殆尽。萧惠为求速胜,连夜发起进攻。元昊已在河西设置拒马,部署兵力,做好准备。次晨,元昊率千余骑击破萧惠部,适风沙骤起,元昊乘契丹军阵乱,挥军反攻。契丹军大败,死伤惨重。夏军乘胜又攻破契丹军大营。宗真收余部撤还。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贺兰山之战  ⑴ 西夏在贺兰山地区击破辽军进攻的反击战。西夏元昊称帝后,日益强盛,由附辽抗宋发展至与辽、北宋抗衡,招纳辽境内的党项部落,并支援他们抗拒辽军。辽兴宗耶律宗真于重熙十三年(1044年)十月初,亲领骑兵10万渡黄河分兵二路攻西夏。元昊将主力部署在贺兰山北,另在河套地区钳制疲敝辽军。元昊一面据险抵抗,一面伪装求和、示弱以骄纵辽军。西夏军先后三次撤退,尽烧战地牧草。辽军进至河曲,粮草殆尽,连夜发起进攻,被元昊骑兵击破,适风沙大作,辽军阵乱,元昊乘势反击。辽军大溃,人马践踏,死伤惨重。西夏军擒驸马都尉萧胡覩等近臣数十人。宗真仓皇逃遁。元昊在反败为胜之后,乘势遣使同辽讲和。因此战决战地在河曲(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也称“河曲之战”。  ⑵ 西夏延嗣宁国元年(1049年),辽兴宗乘西夏景宗元昊新丧之机,发兵三路攻西夏。北枢密院使萧惠率南路军渡黄河,向河套地区推进;耶律敌鲁古率北路军攻西夏右厢地区,南下攻凉州(今甘肃武威);兴宗率中军攻西夏中部。辽南路军沿黄河而进,战舰粮船浩荡,进入西夏境。西夏军突然发动攻击,辽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萧惠领残部败走。辽中路军闻萧惠败讯,不敢继续深入,撤兵而回。北路军进至贺兰山,击败西夏国相没藏讹庞率领的3 000骑兵,俘元昊妃及官僚家属多人,获大量牲畜而还。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西北地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