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做买卖。《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❸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岁贾马。”
❹求取。《国语·晋语八》:“谋于众,不以贾好。”
❺招引;招致。见“贾害”。
❻卖出;卖出的货物。《诗·邶风·谷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郑玄笺:“如卖物之不售。”《汉书·酷吏传》:“贾不至千万。”颜师古注:“贾,谓贩卖之。” 另见jiǎ,jià。
出处:语词卷 • G • ɡǔ • 贾
词条 | 贾 |
释义 | 贾 贾〔賈〕(ɡǔ) ❶古指设肆售货的商人。《周礼·地官·司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布。”郑玄注:“通物曰商,居卖物曰贾。” ❷做买卖。《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❸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平子每岁贾马。” ❹求取。《国语·晋语八》:“谋于众,不以贾好。” ❺招引;招致。见“贾害”。 ❻卖出;卖出的货物。《诗·邶风·谷风》:“既阻我德,贾用不售。”郑玄笺:“如卖物之不售。”《汉书·酷吏传》:“贾不至千万。”颜师古注:“贾,谓贩卖之。” 另见jiǎ,jià。 出处:语词卷 • G • ɡǔ • 贾 贾〔賈〕(jiǎ) 姓。 另见ɡǔ,jià。 出处:语词卷 • J • jiǎ • 贾 贾〔賈〕(jià) 通“价”。价格;价值。《论语·子罕》:“求善贾而沽诸?” 另见ɡǔ,jiǎ。 出处:语词卷 • J • jià • 贾 贾 苗族民歌的一种。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一般是五言对仗,偶间杂言。不押调,朗诵而不吟唱。句末所使用的词多为同义或近义的名词、动词等,各自对衬。朗诵时,声音一高一低,一平一升,一升一降,起伏和谐,节奏感强。篇幅不一,短的几十行,长的数百行,其中保存了大量的苗族古老神话作品。“理老”在调解纠纷时,有时也用“贾”仲裁。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少数民族文学 • 口传文学形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