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词条 | 四渡赤水 |
释义 |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川黔滇边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3万余人,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指挥下,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19日分三路向土城方向前进。28日在土城以北的青杠坡与川军6个团激战竟日,形成对峙,29日,红军果断撤出战斗西渡(一渡)赤水河,进至云南扎西(威信)地区。蒋介石急调重兵围堵,并在长江沿岸构筑封锁线。当其重兵逼近扎西地区时,红军乘黔北防守空虚之机,突然东进,于2月18—21日东渡(二渡)赤水河,将围堵的国民党军甩在后面。以一部兵力将尾追的国民党军引向温水方向,主力再占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城。国民党军2个师从乌江南岸驰援遵义。红军以一部兵力在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阻击,主力从侧翼突击,将其大部歼灭于遵义城南忠庄铺地区。红军在遵义地区的作战,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俘约3 000人,是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以13个师又7个多旅实行南北夹击,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红军为调动国民党军,在运动中寻求战机,从遵义地区西进,3月16日再次西渡(三渡)赤水河,19日进至川南古蔺地区。蒋介石急忙派兵西追,并在川黔滇边界地区大修碉堡,企图围歼红军。当其重兵奔向川南时,红军又突然折而向东,21日晚四渡赤水河,从国民党军的右翼分路向南急进,并以一部兵力进行牵制,主力于3月底南渡乌江,将几十万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甩在江北。佯攻息烽,兵逼贵阳。尔后,红军进军云南,威胁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夺取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 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四渡赤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时在川黔滇边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略。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3万余人,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指挥下,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19日分三路向土城方向前进。28日在土城以北的青杠坡与川军6个团激战竟日,形成对峙。29日,红军果断撤出战斗,西渡(一渡)赤水河,进至云南扎西(威信)地区。蒋介石急调重兵围堵,并在长江沿岸构筑封锁线。当其重兵逼近扎西地区时,红军乘黔北防守空虚之机,突然东进,于2月18—21日东渡(二渡)赤水河,将围堵的国民党军甩在后面。以一部兵力将尾追的国民党军引向温水方向,主力再占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城。国民党军2个师从乌江南岸驰援遵义。红军以一部兵力在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阻击,主力从侧翼突击,将其大部歼灭于遵义城南忠庄铺地区。红军在遵义地区的作战,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俘约3 000人,是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以13个师又7个多旅实行南北夹击,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红军为调动国民党军,在运动中寻求战机,从遵义地区西进,3月16日再次西渡(三渡)赤水河,19日进至川南古蔺地区。蒋介石急忙派兵西追,并在川黔滇边界地区大修碉堡,企图围歼红军。当其重兵奔向川南时,红军又突然折而向东,21日晚四渡赤水河,从国民党军的右翼分路向南急进,并以一部兵力进行牵制,主力于3月底南渡乌江,将几十万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甩在江北。尔后,佯攻息烽,兵逼贵阳。红军进军云南,威胁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夺取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 ![]()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军队、战争 • 战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