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词条 |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释义 |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生产关系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二重作用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国家对其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相结合的和平改造政策。包括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和对资本家的改造,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变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步由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工商业改造也进入高潮,并完成了第一步改造;1966年完成了第二步改造,公私合营企业完全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实现了马克思关于通过和平赎买实现国有化的设想。 出处:经济卷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运动。旨在消灭资本家所有制和把资产阶级分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和没收官僚资本、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后,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两重作用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这一改造分两个步骤:通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先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再进而使之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改造过程中,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教育与改造结合起来。到1956年初,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普遍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所有制方面除仍须付给资本家“定息”外,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66年9月,国家停止支付资本家的定息,公私合营企业已完全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由于过早过急地否定了私人资本和市场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造成一些副作用。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事件 • 运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