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监生
释义
监生
监生jiàn shēnɡ  明清在国子监肄业的,统称监生,初由学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许。乾隆以前,并加以严格的考课。监生有举监、贡监、生监、恩监、荫监、优监等名目。后则仅存虚名,不被重视。至一般所称监生,指由捐纳而取得的。如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名而欲入仕的,都必先捐监生,作为出身,但不一定在监读书。
出处:语词卷 • J • jiàn • 监
监生  国子监学生。唐代国子监属下各学学生称为生徒,宋代则称为监生。明清国子监亦是最高学府,凡入监肄业者统称监生。入监学生,有各地学政考选府、州、县学生员之品学皆优者,有举人会试不第者,有皇帝特准送入者,有依例进入者。因选送途径差异而有不同名目。明代有举监、贡监、荫监、例监,清代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等。明景泰年间始开捐资纳粟入监之例。至乾隆以后,普通所谓监生多指由捐纳而得的资格,不必入监读书。凡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者,未得科名而欲入仕者,皆须先捐得监生名分。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监生  在国子监就读之学生。为入仕途径之一。其名始于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置东都监生一百员。五代及宋均沿此称。明代监生分为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四种。清代在国子监肄业者分为贡生和监生两种。监生分为恩监、荫监、优监、例监。乾隆以前,并加以严格的考课。后则仅存虚名,不被重视。至一般所称监生,指由捐纳而取得的。如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名而欲入仕的,都必先捐监生,作为出身,但不一定在监读书。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