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著作
词条 | 资本论 |
释义 | 资本论 资本论 马克思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成果和最主要的著作。共3卷。第1卷于1867年出版;第2、第3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第1卷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阐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25卷、第2版第44~46卷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7卷,节选编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科学基础。《资本论》的主要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这个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揭示了资产阶级存在的基础是对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占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个在根本利益上互相对立的阶级,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资本论》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著作 资本论 马克思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成果和最主要的著作。共3卷。第1卷于1867年出版;第2、第3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第1卷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阐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25卷、第2版第44—46卷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7卷,节选编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版第2卷。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资本论》的主要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这个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揭示了资产阶级存在的基础是对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占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个在根本利益上互相对立的阶级,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资本论》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出处:哲学卷 • 马恩列斯思想、传略和著作介绍 • 著 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