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历史事项
词条 | 文艺复兴 |
释义 |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16世纪资产阶级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因而得名。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手工工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标榜,提出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说给予致命打击;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无可反驳的证据;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发现,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在民族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逐步建立民族的统一语言。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虽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高涨,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取得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在德国,文艺复兴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讽刺文学以及科学技术发明等方面。在法国,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和小说家拉伯雷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达到空前的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乌托邦》作者莫尔也是英国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历史事项 文艺复兴 通常指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14至17世纪初叶)。16世纪史学家认为它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因而得名。实质上它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意识形态上也开始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humanism)。它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念,力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破除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传说给予致命打击;哥伦布和麦哲伦等在地理学上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在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及民族的统一语言。文艺复兴的普遍表现是文学和艺术的高涨,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这一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取得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和彼特拉克,作家薄伽丘,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画家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和提香,雕刻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在德意志,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以及讽刺文学和科学技术发明等方面。在法国,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著名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和小说家拉伯雷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达到空前的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乌托邦》作者托马斯·莫尔和反经院哲学的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也是这一时期英国的重要代表人物。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中世纪史 • 意大利中世史 文艺复兴 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16世纪资产阶级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因而得名。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手工工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标榜,提出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发展: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的日心说,对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说给予致命打击;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约1451—1506)和麦哲伦(Fernão de Magalhães,约1480—1521)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无可反驳的证据;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在物理学、天文学方面的创造发现,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在民族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逐步建立民族的统一语言。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高涨,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作家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1375),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约1525—1594)等。在德国,文艺复兴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讽刺文学以及科学技术发明等方面。在法国,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592)和小说家拉伯雷(François Rabelais,约1494—1553)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达到空前的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乌托邦》作者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也是英国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出处:美术卷 • 通用名词术语 文艺复兴 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并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以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的时期,揭开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思潮与运动 文艺复兴 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发端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因16世纪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而得名。14—15世纪,由于城市手工业工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标榜,提出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使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说受到致命打击;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了无可反驳的证据;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在民族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逐步建立民族的统一语言。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虽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高涨,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取得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在德国,文艺复兴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讽刺文学以及科学技术发明等方面。在法国,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和小说家拉伯雷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达到空前的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乌托邦》作者莫尔也是英国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出处:外国文学卷 • 文学理论 • 文学思潮 文艺复兴 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16世纪资产阶级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因而得名。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手工工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标榜,提出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说给予致命打击;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无可反驳的证据;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在民族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逐步建立民族的统一语言。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虽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高涨,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取得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在德国,文艺复兴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讽刺文学以及科学技术发明等方面。在法国,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和小说家拉伯雷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达到空前的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乌托邦》作者莫尔也是英国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文艺理论 • 文学的发展过程 文艺复兴 中国文学月刊。1946年1月在上海创刊。郑振铎、李健吾主编。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影响较大的文学期刊。兼收创作与翻译,提倡为人民、为实现民主而写作。1947年11月出至四卷二期后停刊,共出二十期。自1948年9月至1949年又陆续出版《中国文学研究专号》上、中、下三册。主要撰稿者有曹禺、徐调孚、李广田、艾芜等。 出处:中国文学卷 • 现代文学 • 期 刊 文艺复兴 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16世纪资产阶级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因而得名。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手工工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标榜,提出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几千年来上帝创造世界说给予致命打击;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为地圆说提供无可反驳的证据;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人民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在民族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逐步建立民族的统一语言。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虽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高涨,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取得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建筑师伯鲁涅列斯基,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在德国,文艺复兴表现在宗教改革、农民战争、讽刺文学以及科学技术发明等方面。在法国,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和小说家拉伯雷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达到空前的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乌托邦》作者莫尔也是英国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思想 理论 思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