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如:文言文;这是一本用文言写的小说。
❸《易传》(即《十翼》)篇名。解释“乾”、“坤”两卦。
出处:语词卷 • W • wén • 文
词条 | 文言 |
释义 | 文言 文言(wén yán) ❶华美之言。刘知幾《史通·补注》:“文言美辞,列于章句。” ❷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如:文言文;这是一本用文言写的小说。 ❸《易传》(即《十翼》)篇名。解释“乾”、“坤”两卦。 出处:语词卷 • W • wén • 文 文言 《易传》(即《十翼》)篇名。解释“乾”“坤”两卦。孔颖达疏引庄氏云:“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其中解释乾卦的卦辞和爻辞通称《乾文言》,解释坤卦的卦辞和爻辞通称《坤文言》。内容假托孔子答问,实质上通过“乾”卦,向统治者说明居高位危,应“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的道理;通过“坤”卦,进一步劝其要顾到“履霜坚冰至”的自然法则,随时警惕那些不遵守“坤道柔顺”的被统治者的反抗。 出处:哲学卷 • 经 学 史 • 经传 篇名 注疏 文言 “白话”的对称。汉语书面语的一种。是旧时文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和政府文书等方面所使用的主要书面语形式。产生于先秦时期,一直通用到近代。最初建立在口语的基础上,如《论语》就是孔子及其门徒的当时口语的实录。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形成词汇丰富、表述精练的特点。但魏晋以后,文言逐渐脱离口语的发展,不能为多数人所掌握和运用,当时直接与口语相联系的书面语——古白话因此与之同时并存。“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也曾提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口号,文言在书面语上的统治地位终于被白话所取代。文言在记录、传承古代文化方面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它的许多精华也为现代白话文所吸收,今天在某些场合文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们的使用。 出处:语言学卷 • 普通语言学 文言 《易传》(即《十翼》)篇名。解释“乾”“坤”两卦。孔颖达疏引庄氏云:“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其中解释乾卦的卦辞和爻辞通称《乾文言》,解释坤卦的卦辞和爻辞通称《坤文言》。内容假托孔子答问,实质上通过“乾”卦,向统治者说明居高位危,应“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的道理;通过“坤”卦,进一步劝其要顾到“履霜坚冰至”的自然法则,随时警惕那些不遵守“坤道柔顺”的被统治者的反抗。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著 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