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思潮与运动
词条 | 民粹主义 |
释义 |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 亦译“平民主义”,意指平民论者所拥护的政治与经济的信条。最初出现在19世纪的俄国,特征是抬举民众、蔑视精英。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政治史上占有重要的分量。认为平民的利益被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或阻碍,而国家这个工具需要离开这些自私自利的精英团体的控制,用来改善全民的福祉和进步。主要代表人物有贝鲁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1936— )、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 )、查维斯(Hugo Chávez,1954—2013)等。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思潮与运动 民粹主义 即“平民主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思想 理论 思潮 民粹主义 19世纪下半叶在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认为俄国可以而且应当越过资本主义阶段而依靠农民公社和小商品生产的力量去建设社会主义的、平均主义的、民主的社会。主要代表拉甫罗夫(Пётр Лаврович Лавров,1823—1900)、巴枯宁(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акунин,1814—1876)等。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曾对民粹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但民粹主义者只把马克思的著作解释为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异化后果的毁灭性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倒退的而不是进步的社会进程。列宁把民粹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归结为经济浪漫主义,归结为一种向后看的、小资产阶级的乌托邦。 出处:经济卷 • 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