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鹘 文
出处:语言学卷 • 文字学
词条 | 回鹘文 |
释义 | 回鹘文 回鹘文 亦称“回纥文”“畏兀文”。回鹘人采用粟特字母创制的文字。因时代的差异,字母数目有所不同,约18~23个,各个字母有词首、词中和词尾之分。回鹘文最初由右向左横写,后改为竖写右行。字体分刻本体、写经体、草体3种。用双点(:)和四点(∷)作标点符号。公元8至17世纪流行于今新疆、甘肃一带及中亚地区。明代《华夷译语·高昌馆来文》是用回鹘文和汉文对照编写的,近代以来在哈密、吐鲁番盆地和甘肃也发现了大量的回鹘文宗教经典、碑刻和契约。 回 鹘 文 出处:语言学卷 • 文字学 回鹘文 回鹘人采用粟特字母创制的文字。因时代的差异,字母数目有所不同,约18~23个,各个字母有词首、词中和词尾之分。初由右向左横写,后竖写右行。字体分刻本体、写经体、草体3种。用双点(:)和四点()作标点符号。公元8—15世纪流行于今新疆、甘肃一带及中亚。在哈密、吐鲁番盆地和甘肃发现过回鹘文的宗教经典、碑刻和契约。 回 鹘 文 出处:民族卷 • 中国少数民族语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