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词条 | 尊道重德 |
释义 | 尊道重德 尊道重德 一种把道德视为财富的主张,《太平经》的重要观点之一。《太平经》提出了“尊道重德”的治国主张,把道与德作为治国的总纲。总结以往的治世之道为十个方面:“元气治”、“自然治”、“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文治”、“法治”、“武治”。认为其中“元气治”和“自然治”,表现了治国先要顺应天道自然这一道教特点,把道治和德治作为治国的最佳方案,而把法治等视为下策。在道德与刑罚的关系上,主张用道德,去刑罚,“守道与德,思退刑罚”。以道德治国会使国家兴盛,而靠刑罚进行统治,则会导致国家混乱,道德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指导方针。这里说的道德具有宗教伦理的色彩,与儒家以仁义为内容的道德有所区别。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