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扯裂,后作“撕”。《广雅·释诂》:“斯,分也。”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物为斯。”
❸距离。《列子·黄帝》:“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❹是;为。《诗·小雅·采薇》:“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❺此。《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❻则;就。《论语·述而》:“我欲仁,斯仁至矣。”又《乡党》:“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❼作语助,用同“是”,以确指行为的对象。《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❽作词助,用同“然”。《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
❾作语助,用同“兮”。《诗·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❿通“厮”。卑贱。《后汉书·左雄传》:“乡官部吏,职斯禄薄。”
⓫通“澌”。尽。《吕氏春秋·报更》:“斯食之,吾更与女(汝)。”
⓬姓。三国时吴有斯敦。
出处:语词卷 • S • sī • 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