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实证主义
词条 | 国家有机体说 |
释义 | 国家有机体说 国家有机体说 即“社会有机体论”。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实证主义 国家有机体说 亦称“社会有机体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种把人类社会和国家比作生物有机体的学说。认为社会像生物的有机组织,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其职能和价值取决于在整体中的地位及与整体的关系。这一思想最早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但作为一种学说体系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宾塞、德国的舍夫勒和菲尔肖等。斯宾塞认为社会和国家如同生物一样,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有机体。社会具有三大器官系统:(1)由产业组织体现的保持系统,相当于生物体的营养系统;(2)由商业、银行、运输业组织体现的分配、循环系统,相当于生物体的分配、循环系统;(3)由管理机构和政府体现的调节系统,相当于生物体的神经系统。据此,社会中的人也可以分为三类:从事生产的工人、农民担任营养职能;商人、企业家和银行家担任分配和交换职能;政府管理人员、官吏调节社会生产,代表神经系统。社会是各阶级、各部门、各机构高度结合的“超有机体”,三类人要各按其位,各司其职,实现相互的分工与合作。他还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高度的均衡,是最完善的社会。因此,消灭这个社会中的某一阶级也就是破坏了社会有机体。德国舍夫勒进而把阶级社会中的军队、警察、文教机关、技术机构等各种组织比作人体器官,认为它们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关系。该理论对现代保守主义社会观有很大影响,对现代西方社会学的生物学派也有直接影响。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思想 理论 思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