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管理学卷 • 统 计 学 • 社会经济统计
词条 | 国民账户体系 |
释义 | 国民账户体系 国民账户体系 英语缩写SNA。以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全社会为核算对象,运用会计复式记账原理,设立一套不同层次的概括性账户,通过有关账户间借方和贷方的对应记录或相当于这些记录的矩阵,将各种经济统计资料联结为一个整体,系统反映国民经济各方面、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和国际收支核算五大核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国民收入统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1953年联合国统计机构提出《国民账户体系和补充表》,即旧SNA;1968年提出《国民账户体系》,即新SNA;1993年重新修订,供有关各国和国际组织参考。SNA和MPS曾是国际上并存的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决定今后只使用SNA一种核算制度。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5套基本核算表、1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三部分构成。基本核算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资产负债表,每张基本核算表侧重于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内容的核算,所有的基本核算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国民经济账户侧重于对经济循环过程的核算,各个账户按生产、收入分配、消费、储蓄、投资和融资等环节设置,相互之间通过平衡项来衔接。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所涉及的自然资源及人力资本进行描述。 出处:管理学卷 • 统 计 学 • 社会经济统计 国民账户体系 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一系列账户的整体。国民账户体系包括国民经济核算所需的全部账户,根据经济运行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微观机构单位或基层单位的账户;国民经济部门,包括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的账户;国民经济综合账户。每一层都构成国民账户体系的一个子体系,各子体系从微观到宏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和逐级的综合关系。 出处:经济卷 • 统计学 • 经济统计学 • 国民经济核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