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民族卷 • 世界民族 • 大洋洲民族
词条 | 新喀里多尼亚人 |
释义 | 新喀里多尼亚人 新喀里多尼亚人(New Caledonians) 大洋洲西南部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当地居民。约25.6万人(2011年),属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类型,混有一部分波利尼西亚血统。无统一语言,使用30多种方言,均属南岛语系美拉尼西亚语族。受法国文化影响,多已皈依天主教。其祖先约在5000年前从东南亚迁入。18世纪欧洲殖民者侵入时,约有8万人,分为30多个部落集团。当时社会处于原始公社制解体阶段,阶级分化明显。1853年,该岛被法国占领,成为罪犯流放地。该岛发现镍、铬、铜、钴、铁等矿藏后,法国自由移民增多,并招来大批外籍劳工。新喀里多尼亚人现仅占该地人口的27%,传统经济和文化已受到破坏。除种植供自己食用的玉米、芋、薯之外,还必须种植为殖民者所需要的商品作物,如甘蔗、椰子、咖啡、棉花和稻谷等。部分人被迫到种植园和矿山做工。服装的民族特点已不明显,多穿现代服装。从前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多见,现只能在首府努美阿民族学博物馆方可见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喀里多尼亚独立运动不断高涨。自1988年开始,新喀里多尼亚由法国直接统治1年,然后实行有限的地方自治,划分为3个自治省。自1989年7月起,法国已把大部分权力交给了新选出的3个省议会。 出处:民族卷 • 世界民族 • 大洋洲民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