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哲学卷 • 科学技术哲学 • 术语 学说 • 各门科学技术哲学
词条 | 相对论 |
释义 | 相对论 相对论 关于物质运动、时间、空间之间关系的理论。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等创立。分为两部分:(1)狭义相对论(1905年建立)。基本原理是:1.相对性原理,即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自然规律都相同。2.光速不变原理,即在任何惯性系中,真空中光速c都相同。由此得出时间和空间各量从一个惯性系变换到另一惯性系时,应该满足洛伦兹变换,而不是满足伽利略变换,并可由此导出如下重要结论:(i)两事件发生的先后或是否“同时”,在不同参考系看来是不同的(但因果律仍成立);(ii)量度物体长度时,将测到运动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要比静止时缩短。与此相似,量度时间进程时,将看到运动的时钟要比静止的时钟行进得慢;(iii)物体质量m随速度v的增加而变大,其关系为 ![]() 出处:哲学卷 • 科学技术哲学 • 术语 学说 • 各门科学技术哲学 相对论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关系的理论。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等在总结实验事实(如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在这以前,人们根据经典时空观(集中表现为伽利略变换)解释光的传播等问题时,发生一系列尖锐的矛盾。相对论针对这些问题,建立了物理学中新的时空观和(可与光速比拟的)高速物体的运动规律,成为20世纪以后物理学的理论基础。相对论分为两部分:(1)狭义相对论(1905年建立)。基本假设是:1.相对性原理,即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自然规律都相同。2.光速不变原理,即在任何惯性系中,真空中光速c都相同。由此得出时间和空间各量从一个惯性系变换到另一惯性系时,应该满足洛伦兹变换,而不是满足伽利略变换,并可由此导出许多重要结论,例如:(i)两事件发生的先后或是否“同时”,在不同参考系看来是不同的(但因果律仍成立)。(ii)量度物体长度时,将测到运动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要比静止时缩短。与此相似,量度时间进程时,将看到运动的时钟要比静止的时钟行进得慢。(iii)物体质量m随速度v的增加而变大,其关系为 ![]()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力 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