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今习称“普通话”。
出处:语词卷 • G • ɡuó • 国
词条 | 国语 |
释义 | 国语 国语(ɡuó yǔ) ❶由历史形成并由政府规定的一种标准化的全国通用的共同交际语。是国家在政治、外交、文化、教育各方面使用的语言。如日本的日语。 ❷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今习称“普通话”。 出处:语词卷 • G • ɡuó • 国 国语 国别体史书。传春秋鲁左丘明著。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主要为记言。二十一卷。记事起于周穆王征犬戎(约公元前967年),迄于赵、韩、魏灭智伯(前453年),内容多与《左传》重复,又往往详略互异。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然不乏精彩篇章,如《勾践灭吴》、《召公谏厉王弭谤》等。较早注本有三国吴韦昭作《国语解》,保存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古注。清洪亮吉有《国语韦昭注疏》,近人徐元诰有《国语集解》。另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收韦昭注。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 笔记杂著 文言小说 国语 ⑴ 指由国家规定的并通用于政府机构、新闻媒体、学校教育、国际交往等的正式语言。国语有自然形成的,例如德语是德国的国语;也有由政府确定的,如印度尼西亚政府确定巴哈萨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中国历史上清朝也曾规定满语为国语。国语通常是官方语言。不过一个国家的国语只有一种,而多语制国家的官方语言可能不止一种,如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泰米尔语和英语,这样就不称哪一种语言为国语。 ⑵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旧称。今习称“普通话”。 出处:语言学卷 • 普通语言学 国语 书名。传为春秋时左丘明著。二十一卷。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可与《左传》相参证,故有《春秋外传》之称。其中《晋语》最详,周、鲁、楚三国语次之,齐、郑、吴、越四国语又次之。有三国时韦昭注本。近人徐元诰著有《国语集解》。 出处: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史学史 • 史料 • 史 料 • 先秦、两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