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柏拉图主义
释义
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  亦称“新学园派”。公元3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哲学家普罗提诺(Plotinos,205—270)在改造柏拉图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上帝是万物的源泉,世界是上帝“流溢”出来的。上帝“流溢”出世界万物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流溢”出的是绝对思想,是“精神”或称“理念”。这些理念是现象世界一切事物的原型。第二阶段“流溢”出的是灵魂。灵魂是精神的产物,具有既趋向精神(纯思想)又趋向感觉世界的双重性。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存在于理智世界。灵魂一旦与肉体结合便失去自由。灵魂要自由就须离开肉体。人的目的是接近上帝,进而与神合一。第三阶段“流溢”出的是物质,物质本身没有形式、性质和权能。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学说、流派、运动、事件
新柏拉图主义  罗马帝国衰落时期(公元3—5世纪)的神秘主义哲学。新柏拉图学派的学说体系。是以柏拉图的理念论与神秘主义思想为基础,吸取亚里士多德主义、斯多葛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等古希腊罗马哲学的部分内容,再与东方的宗教哲学糅合在一起,进一步使之神秘化而形成的。其基本理论是流溢说。认为世界的一切,包括人的心智、灵魂都由最高的精神本原“太一”流溢而来,肉体是罪恶的根源,人在现世处于绝望与无能的境地。后为基督教所吸收,成为基督教教义的组成部分。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古希腊罗马哲学 • 学 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