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学卷 • 国际法 • 国际组织与条约
词条 | 国际劳工组织 |
释义 | 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 1919年根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1946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截至2012年12月,有成员国184个。宗旨是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合作,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工人生活和健康。最高权力机构是国际劳工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执行委员会是理事会;常设秘书处是国际劳动局。另设有4个地区办事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出版刊物有《国际劳工评论》、《公报》等。 出处:法学卷 • 国际法 • 国际组织与条约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 ILO) 联合国专门机构。1919年根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1946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宗旨: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合作,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工人生活和健康。最高权力机构是国际劳工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执行委员会是理事会;常设秘书处是国际劳工局。另设四个地区办事处。总部设在日内瓦。出版刊物《国际劳工评论》和《公报》。 出处:经济卷 •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综合 • 社会保障管理 国际劳工组织 联合国所属的负责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1919年10月29日至11月29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宣布成立。1946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是联合国系统中唯一具有三方性机制的国际组织。它的一切主要机构都由会员国的政府、工人、雇主三方代表组成,三方代表享有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地发表意见,独立地进行投票。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宗旨是: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合作,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工人生活和健康,促进社会公正和国际公认的人权和劳工权益。组织机构有:国际劳工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为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构;国际劳工局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常设秘书处和联络处。至2009年有183个成员。出版物《国际劳工评论》、《公报》。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国际政治 • 国际政治体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