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超共轭效应
释义
超共轭效应
数理化力学卷
超共轭效应
亦称“贝克-纳特效应”。在特定条件下,某些化合物分子中的
σ
键与π键发生共轭的效应。由英国化学家贝克(J.
W.
Baker)和纳特(W.
S.
Nattan)于1935年提出。由于烷基上的碳原子与
α
氢原子结合,对于电子云屏蔽的效力很小,所以这些电子比较容易与邻近的π电子共轭,发生电子的离域现象,即
σ
键与π键之间的电子位移,使体系变得稳定。该效应中电子的转移常用弧形箭头表示:
该效应一般是给电子的,其大小次序为—CH
3
>—CH
2
R>—CHR
2
>—CR
3
,显然烷基上C—H键愈多,该效应愈大,但其影响远不及共轭效应大。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化 学 • 有机化学
随便看
基督复活
基督奥体
基督奥迹
基督宝血
基督山伯爵
基督弟兄会
基督徒的自由
基督徒聚会处
基督把钥匙交给圣彼得
基督教
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
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
基督教会史
基督教全国大会
基督教原理
基督教史学派
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女青年会
基督教存在主义
基督教学生运动
基督教家庭运动
基督教巴西利卡
基督教慈善服务
基督教救世派
基督教民主主义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