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德 国
词条 | 施莱格尔 |
释义 | 施莱格尔 施莱格尔(Johann Elias Schlegel,1719—1749) 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浪漫派作家施莱格尔兄弟的伯父。早年在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所作剧本《赫尔曼》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德意志民族题材的悲剧。喜剧创作受莫里哀影响,主要有《沉默的美人》和《善女的胜利》。戏剧理论著作《论模仿》和《关于繁荣丹麦戏剧的想法》,阐述了模仿的真实性和可能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突破了前人对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曲解。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德 国 施莱格尔(August Wilhelm von Schlegel,1767—1845) 德国文学评论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弗里德利希·冯·施莱格尔之兄。早年在格丁根大学攻读神学和语文学。曾参加席勒主持的《季节女神》杂志的编辑工作。1798年与其弟弗·施莱格尔合办德国早期浪漫派刊物《雅典娜神殿》,宣扬浪漫派理论。1819年起任波恩大学教授与波恩博物馆馆长,并从事文学和语言的理论研究。著有《论戏剧艺术与文学》和《论文学与艺术》,并翻译莎士比亚剧作9种。对梵文和东方语言的研究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德 国 施莱格尔(Friedrich von Schlegel,1772—1829) 德国作家、语言学家、文学理论家。奥古斯特·威廉·冯·施莱格尔之弟。先后在格丁根大学和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语文学和哲学。1798年与其兄奥·施莱格尔合办德国早期浪漫派刊物《雅典娜神殿》。1802年去巴黎学罗曼语和东方语言,主编杂志《欧罗巴》。1808年在奥地利政府任职。后皈依天主教,向往中世纪封建宗法社会,拥护“神圣同盟”。所著论文集《片断》反映出他对文艺、哲学及宇宙的见解,使他成为浪漫派美学的奠基人。长篇小说《路清德》(未完成)对当时的婚姻制度提出批评,主张妇女解放和恋爱自由。论著《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使他成为德国梵文研究的开创者。另有论著《威廉·迈斯特的特征》《论希腊喜剧的美学价值》《论美的界限》等。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德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