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瞿秋白
释义
瞿秋白
瞿秋白1899—1935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又名霜,江苏常州人。1917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以《晨报》记者身份采访苏俄,写了大量通讯,向国内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真实情况。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出席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第四次代表大会。1923年回国,在上海负责《新青年杂志》、《前锋》、《向导》等刊物的编辑工作,参与创办上海大学。1925年1月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委员。大革命时期,对国民党右派提出的“弹劾共产党案”,以及“戴季陶主义”进行斗争。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主席,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犯了“左”倾盲动错误,并很快认识、纠正了错误。1928年去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六大,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和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1930年回国,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及其支持的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教育人民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长兼中央办事处教育部长。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2月突围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水口乡遭国民党军队包围被俘,6月18日在长汀英勇就义。遗著编有《瞿秋白文集》、《瞿秋白选集》。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人 物 • 中 国
瞿秋白1899—1935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又名爽、霜,江苏常州人。1917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五四”期间与郑振铎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与《人道》月刊,1920年以《晨报》记者身份访问苏俄,向国内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真实情况,所著《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曾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出版。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负责《新青年》、《前锋》、《向导》等刊物的编辑工作,并参与筹备上海大学。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同戴季陶主义以及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作斗争。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后,于8月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犯了“左”倾盲动错误。1928年去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和第三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从苏联回国,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参加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受到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写有大量杂文、文学批评等。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著作,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1934年初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教育部部长。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兼中央办事处教育部部长。是中共第四届中央委员、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2月突围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水口乡遭国民党军队包围被俘,6月18日在长汀英勇就义。著作还有《文艺杂著》、《乱弹及其他》、《<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等;遗著有鲁迅为之编辑和出版的《海上述林》两卷,1949年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四卷本《瞿秋白文集》、《瞿秋白选集》。
瞿秋白
出处:中国文学卷 • 现代文学 • 作家 作品
瞿秋白1899—1935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又名霜,江苏常州人。1917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以《晨报》记者身份采访苏俄,写了大量通讯,为向国内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真实情况的第一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1923年回国,在上海负责《新青年》、《前锋》、《向导》等刊物的编辑工作,参与创办上海大学。1925年1月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执委委员、中央局委员。大革命时期,对国民党右派提出的“弹劾共产党案”,以及“戴季陶主义”进行斗争。通过革命斗争,对中国社会与革命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曾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斗争。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主席,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犯了“左”倾盲动错误,但很快认识、纠正了错误。1928年去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六大,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和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1930年回国,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及其支持的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执委委员,并任教育人民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长兼中央办事处教育部长。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2月突围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水口乡遭国民党军队包围被俘,6月18日在长汀英勇就义。遗著编有《瞿秋白文集》、《瞿秋白选集》。
瞿 秋 白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人物
瞿秋白1899—1935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又名霜,江苏常州人。1917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报》记者身份访问苏俄,写了大量通讯,向国内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真实情况。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负责《新青年》《前锋》《向导》等刊物的编辑工作,并参与创办上海大学。大革命时期,同“戴季陶主义”和中共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作斗争。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后,于8月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犯了“左”倾盲动错误。1928年去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和第三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并任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团团长。1930年从苏联回国,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参加纠正李立三(1899—1967)“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受到王明(1904—1974)等人的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教育人民委员。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长兼中央办事处教育部长。是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2月突围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水口乡遭国民党军队包围被俘,6月18日在长汀英勇就义。在哲学上,20年代初编写《社会哲学概念》《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概念》等,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参加“科学与玄学论战”,批判主观唯心主义的“自由意志论”和“目的论”。遗著编有《瞿秋白文集》《瞿秋白选集》。
瞿 秋 白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