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知识产权
释义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  “知识财产权”的简称。法律授予知识财产所有人的权利。其主要特点是:唯有知识产权所有人使用其知识财产才是合法的;其他人要使用,必须经过权利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侵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商业秘密权等。根据《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下列有关条目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著作;演员的表演、唱片和广播;技术发明;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和标记;制止不正当竞争。关于科学发现是否应该拥有知识产权,各国的意见不一,仍在探讨之中。获取、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出处:管理学卷 • 技术创新管理 •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  通过智力成果产生的一系列权利。智力成果包括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商业中使用的符号、名称、图像和外观设计等。知识产权一般只在有限时间内有效。一般分为两类: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和产地地理标志权等;版权,包括文学和艺术作品。
出处:经济卷 • 技术经济学 • 概念和术语
知识产权  译自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意为智力财产权或智慧财产权。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经验、标识等依法享受其利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民事权利。17世纪中叶由德国学者卡普佐夫(Benedict Carpzov,1595—1666)所创,后为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中国法学界曾使用“智力成果权”一词,台湾地区则称之为智慧财产权。知识产权传统上可以分为工业产权和文学艺术产权。
出处:法学卷 • 民法学 •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  译自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意为“智力财产权”或“智慧财产权”。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经验、标识等依法享受其利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民事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其特征:(1)专有性,即这种权利具有排他性,为权利人所垄断,未经许可,他人均不得享有;(2)地域性,指按照一个国家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这个国家领域内有效;(3)时间性,指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有一定的保护期限,期限届满,该项成果即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均可自由使用。由17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卡普佐夫(Carpzov,1595—1666)所创。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签订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一次在公约中使用“知识产权”概念。此后多数国家建立了知识产权制度。我国于1980年3月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知识社会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