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Q • qí • 旗
词条 | 旗袍 |
释义 | 旗袍 旗袍(qí páo) 妇女穿的一种长袍,原为满族妇女所穿。 出处:语词卷 • Q • qí • 旗 旗袍 原为清代满族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下摆不开叉,衣袖宽大,衣边绣有彩绿。后在汉族妇女中也普遍穿着。经过不断改进,一般样式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膝下,两侧开叉。 出处:化工轻工纺织卷 • 纺 织 • 服 装 旗袍 中国女性服饰之一。原意指“旗人之袍”,源自清代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辛亥革命后,上海、北平等地的设计师在其基础上参考西式剪裁予以改良。新式旗袍袍身减短,腰身收窄,开衩变低,改变了旧式女装束胸裹臂的面貌,充分显示女性体态和曲线美,与当时的风尚和女性解放密不可分。起初流行于上海,继而风靡全国,1929年被立法确定为中国国家礼服之一。20世纪30—40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典型服饰。其一般特征为:立领,收腰,盘扣,腿部两侧开衩。面料以丝绸、棉、麻为主。80年代以来,旗袍重现蓬勃生机,款式、面料更趋丰富多变,以其柔美、典雅、妩媚成为中国传统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 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名词术语 旗袍 满族服饰。满语称“衣介”。原为清满洲旗人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无领、箭袖(马蹄袖)、左衽、束腰为其特点。下摆不开衩,衣袖八寸至一尺。衣边绣有彩绿。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采用。经过不断改进,一般式样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衩。有长、短袖之分。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内蒙古、东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