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路径-目标理论
释义
路径-目标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pathgoal theory  美国管理学家豪斯(Robert House)提出的领导权变理论。华盛顿大学管理学教授米切尔(Terence R. Mitchell)后参与这一理论的完善和补充。来源于激励理论中的期待学说。该理论认为,领导者不但要给下属指明目标,而且要帮助下属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并为下属清理各种障碍,使得下属能够沿着这个路径朝着目标更为容易地前进。豪斯提出四种领导方式:指令型、成就导向型、支持型和参与型。领导方式的采用,要考虑两个权变因素:员工个人特点和环境。
出处:心理卷 • 工业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路径-目标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豪斯(Robert J. House)最先提出,之后美国华盛顿大学管理学教授米切尔(Terence R. Mitchell)作了完善与补充。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该理论基本内容:(1) 领导过程。领导者确认员工的需要并提供合适的目标,通过明确期望与目标的关系,将实现目标与报酬联系起来;消除绩效的障碍并且给予员工一定的指导。(2) 目标设置。检测个体和群体完成绩效标准的情况。(3) 路径改善。领导者在决定实现目标的路径之前,需要了解权变因素和可供选择的领导方案。(4) 领导风格。豪斯区分了四种领导风格,即指导型领导、支持型领导、参与型领导、成就取向型领导。(5) 两类情境,即下属控制范围之外的环境(任务结构、正式权力系统和工作群体),以及下属个性特点中的一部分(控制点、经验和感知能力),这是领导行为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中间变量。环境因素决定了作为补充所要求的领导行为类型,而下属个性特点决定了对环境和领导者行为作出何种解释。
出处:经济卷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领导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之一。由美国管理学家豪斯(RobertHouse)在1971年提出。主要观点是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下属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1)指示型领导者,让下属知道对他的期望是什么,以及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指令。(2)支持型领导者,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各种需要的关怀。(3)参与型领导者,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下属的建议。(4)成就取向型领导者,设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目标,并期望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该理论的结论是:当领导者可以弥补员工或工作环境方面的不足时,会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任务本身已经十分明确或员工已经具备能力和经验处理它们时,若领导者还要花时间进行解释和说明,则下属会把这种指示性行为视为累赘多余甚至是侵犯。
出处:管理学卷 • 组织行为学 • 领 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