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戏剧电影卷 • 曲 艺 • 曲 种
词条 | 小热昏 |
释义 | 小热昏 小热昏 曲艺曲种。流行于浙江杭州和上海等地,形成于清末。初为兜售梨膏糖者用以吸引顾客的说唱。1920年前后杜宝林以“说朝报”形式,运用各地方言和各种曲调,自编自演,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内容多讽喻时弊,醒世诙谐,影响很大,被称为“小热昏”,曲种即以此为名。唱调有《锣先锋》、《三巧赋》等,伴奏乐器有小锣和三巧板。今演出时也有称作“小锣书”的。独角戏系在其基础上结合其他曲艺形式发展而成。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曲 艺 • 曲 种 小热昏 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浙江杭州等地。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说朝报”形式,说唱时事新闻和笑话故事。初名“醒世谈笑”,后称“小热昏”。常用曲调有〔锣先锋〕、〔醒世曲〕、〔东乡调〕等。后吸收相声等其他曲艺形式,发展成为独角戏。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体裁与乐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