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宋辽金作家
词条 | 石介 |
释义 | 石介 石介(1005—1045) 北宋学者、文学家。字守道,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孙复门人。因曾隐居徂徕山,世称徂徕先生。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官至太子中允。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的文风。有《徂徕集》。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宋辽金作家 石介(1005—1045) 北宋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字守道。天圣进士。历郓州、南京推官等。后丁忧,躬耕徂徕山下,教授《易》经,学者称徂徕先生。庆历中以荐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时范仲淹等执政,他作《庆历圣德诗》称颂新政。出判濮州,未赴卒。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主张文统道统合一,反对浮华颓靡文风。著作有《徂徕集》。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宋 石介(1005—1045) 北宋初学者,文学家。孙复的弟子。字守道。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因曾隐居徂徕,世称徂徕先生。天圣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官至太子中允。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的文风。著作有《徂徕集》。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