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十 六 国
词条 | 石勒 |
释义 | 石勒 石勒(274—333) 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公元319—333年在位。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父祖皆部落小帅。幼行贩洛阳,又为人力耕。二十多岁时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耕奴,因与汲桑等聚众起兵。后投刘渊为大将,重用汉族失意官僚张宾,联合汉族统治阶级,发展为割据势力。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太和元年底(公元329年初)灭前赵,取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建平城(今河北邢台)。三年,称帝,年号建平。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十 六 国 石勒(274—333) 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幼行贩洛阳,又为人力耕。二十多岁时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耕奴。与汲桑等聚众起兵,后投刘渊为大将,重用汉族失意官僚张宾,联合汉族统治阶级,发展为割据势力。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太和元年底(公元329年初)灭前赵,取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三年,称帝,年号建平。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军事人物 石勒(274—333) 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公元319—333年在位。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父祖皆部落小帅。幼行贩洛阳,又为人力耕。曾被西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耕奴,遂与汲桑等聚众起兵。后投刘渊为大将,重用汉族士人张宾,联合汉族统治阶级,发展为割据势力。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后赵太和元年底(329年初)灭前赵,取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三年,称帝,年号建平。在位期间,制定律令,建立比较完善之行政机构;颁布户税制度,注意劝课农桑;重视教育,加强官吏选举制度,使后赵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北方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