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词条 | 在场的本体论 |
释义 | 在场的本体论 在场的本体论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对把客体与主体对立的形而上学的称呼。认为他之前的哲学体系的本体论均以一个外在的参照物为基础、本原、中心和出发点。所谓“在场”即这种在现象背后的存在。认为这种在场的本体论总以本体与现象的对立为基础,并派生出真与假、实在与虚构、先验与经验、理性与观察、事实与价值、客观与主观、结构与现象的对立,并认为前者先于后者。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着重于推翻这种在场的本体论,认为这种在场的本体论是言语中心主义的来源,并以批判言语中心主义作为推翻在场本体论的主要方法。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在场的本体论 法国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对把客体与主体对立的形而上学的称呼。认为他之前的哲学体系的本体论均以一个外在的参照物为基础、本原、中心和出发点。所谓“在场”即这种在现象背后的存在。如古希腊柏拉图哲学以理念为在场的实体,亚里士多德哲学以第一因为终极的实在,斯宾诺莎的本体论以实体为最终的依据,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以绝对精神为本体,胡塞尔的现象学则以先验自我为本体,等等。认为在场的本体论总以本体与现象的对立为基础,并派生出真与假、实在与虚构、先验与经验、理性与观察、事实与价值、客观与主观、结构与现象的对立。德里达否定在场的本体论,认为在场的本体论是言语中心主义的来源,并以批判言语中心主义作为推翻在场本体论的主要方法。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后现代主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