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涛
释义
石涛
石涛1641—约1718  清代画家。姓朱,名若极,本籍桂林(今属广西)。为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被瞿式耜俘杀时,若极年尚幼,后隐蔽为僧,法名原济,亦作元济(后人误传为“道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早年屡游安徽敬亭山、黄山;中年住南京;晚年定居扬州卖画。擅山水,常体察自然景物,主张“笔墨当随时代”,画山水者应“脱胎于山川”,“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而“法自我立”。所画山水、兰竹、花果、人物,讲求新格,构图善于变化,笔墨恣肆,意境苍莽新奇,一反当时仿古之风。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兼工书法和诗,并擅园林叠石。对画论有深入研究,具有卓见。有《石涛画语录》(其手写刻本名《画谱》)及后人所辑的《大涤子题画诗跋》等。
石 涛
出处:美术卷 • 绘画 • 人物 • 中国
石涛1641—约1718  清代画家。姓朱,名若极,本籍桂林(今属广西)。为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被瞿式耜俘杀时,若极年尚幼,后隐蔽为僧,法名原济,亦作元济(后人误传为“道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早年屡游安徽敬亭山、黄山;中年住南京;晚年定居扬州卖画。擅山水,常体察自然景物,主张“笔墨当随时代”,画山水者应“脱胎于山川”,“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而“法自我立”。所画山水、兰竹、花果、人物,讲求新格,构图善于变化,笔墨恣肆,意境苍莽新奇,一反当时仿古之风。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兼工书法和诗,并擅园林叠石。对画论有深入研究,具有卓见。有《石涛画语录》(其手写刻本名《画谱》)及后人所辑的《大涤子题画诗跋》等。
石 涛
出处:美术卷 • 鉴藏、著述与报刊 • 人物 • 中国
石涛1641—约1718  清初画家。姓朱,名若极,原籍桂林(今属广西)。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被瞿式耜俘杀,后隐蔽为僧,法名原济,亦作元济(后人或称为“道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擅绘山水,多取法自然,反仿古,因其身世而将忧愤之情反映至诗文书画中,自云“墨点无多泪点多”。其作品构图新奇,笔势纵横,真气充沛。讲究皴法,能随山川景物之宜而用之。用点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其花卉、人物亦笔墨苍劲奇逸,挥洒自如。兼工书法和诗,并擅园林叠石。对画论有深入研究,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颇具卓见。与弘仁、朱耷、石谿合称“清初四僧”。与石谿并称“二石”。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采石图》、《云山图》等。
石 涛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绘画 • 绘画名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