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丁韪良
释义
丁韪良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  美国基督教新教北长老会传教士。字冠西。1850年来中国,在宁波传教。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任美国公使翻译,参与起草中美《天津条约》。1862年起在北京传教。1865年任同文馆教习。1869—1894年任总教习,1898—1900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义和团运动期间,主张各国划定势力范围,分割中国。后曾协助张之洞在武昌等地设大学堂,未成。1908年返北京传教。死于北京。著有《花甲忆记》、《北京之围》、《中国之觉醒》等。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人 物 • 中国(包括来华传教士)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  基督教新教北长老会传教士。字冠西。美国人。1850年来中国,在宁波传教,曾执教崇信义塾。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任美国公使翻译,参与起草《中美天津条约》。1862年起在北京传教。受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资助开办崇实馆,1865年又经其推荐任京师同文馆教习。1869—1894年任总教习,分别按八年和五年学制构想拟订分年课程计划,扩充和丰富课程,建立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使同文馆成为外语为主而兼习诸科西学的综合性学校。1898—1900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义和团运动时,主张各国划定势力范围,分割中国。后曾协助张之洞在武昌等地设大学堂,未成。1908年返至北京传教。死于北京。著有《花甲忆记》、《北京之围》、《中国之觉醒》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字冠西。1850年来中国,在宁波传教。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任美国公使翻译,参与起草《中美天津条约》。1862年起在北京传教。1865年任同文馆教习。1869—1894年任总教习,1898—1900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义和团运动时,主张各国划定势力范围,分割中国。后曾协助张之洞在武昌等地设大学堂,未成。1908年返至北京传教。死于北京。著有《花甲忆记》、《北京之围》、《中国之觉醒》等。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