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测 绘 学 • 地图制图学
词条 | 地图传输论 |
释义 | 地图传输论 地图传输论 现代地图制图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研究地图信息传递过程和方法的理论。由捷克斯洛伐克地图制图学家柯拉斯尼(A.Kolacny)于1969年在《制图信息——现代地图制图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术语》一文中提出。主要从整体上研究地图制图者、地图信息、地图、地图使用者、使用地图效果等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具体研究地图制图者(信息发送者)把对客观世界(制图对象)的认识加以选择、分类、简化等加工并经过符号化(编码),通过地图(传输通道)传递给用图者(信息接收者),用图者经过符号识别(译码),同时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和解释形成对客观世界(制图对象)的认识并指导行动。该理论反映了地图制图作为一个“系统”的完整性特征,导致地图制图科技工作者的观念转变和更新。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测 绘 学 • 地图制图学 地图传输论 现代地图制图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主要研究地图制图中空间对象视觉化信息的特征及相互转换的过程、方法等。地图的制作和使用都包括在传输过程中。制图者把地理空间信息进行符号化或运用地图制图语言法则并经过编码制成地图,用图者则从地图上译出符号或编码后恢复信息的原始形态,并形成对环境信息的深化理解。用图者读图分析所获信息与制图者在编图时所认知的信息并不完全重合,重合度越高,信息传输效果越好。 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地图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