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Q • qī • 七
词条 | 七纵七擒 |
释义 | 七纵七擒 七纵七擒(qī zònɡ qī qín) 亦作“七擒七纵”。“擒”亦作“禽”。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七次擒,七次纵。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三国演义》第九十回:“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后谓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折服。《五灯会元·普贤元素禅师》:“不用铁旗铁鼓,自然草偃风行;何须七纵七擒,直得无思不服。”或省作“七纵”、“七禽”。张说《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授桴作气,有七纵之能;孤剑无前,当万人之敌。”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藏拙无三窟,谈禅剧七禽。” 出处:语词卷 • Q • qī • 七 七纵七擒 亦作“七擒七纵”、“七虏七赦”。三国时诸葛亮平定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反蜀的一种策略。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死后,建宁(治今云南曲靖)豪强雍闿、孟获起兵反蜀。三年,诸葛亮南征平叛,雍闿被杀,孟获率余部拒亮,为亮所生擒。获不服,以为系不知虚实才致败。亮采用攻心战术,纵之再战,前后凡“七纵七擒”,终使获心服,表示南人不再反蜀。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秦、汉、三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