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万物有灵论
释义
万物有灵论
万物有灵论  亦译“泛灵论”。将一切事物和现象精灵化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处于精灵的控制之下。是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形成于原始社会时期。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古希腊罗马哲学 • 学 说
万物有灵论  亦称“泛灵论”。宗教有神论的初级形式。原始思维的重要特征。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他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已有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即认为不仅人有灵魂,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灵魂。从理论上讲,这是在“物活论”(即“前万物有灵论”)以及物神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人有灵魂”的思想观念推广到其他事物身上的结果。根据“物神论”思想,原始人(中晚期智人)最初崇拜某些特殊的自然物,只是因为觉得它们本身具有某种强大的超自然力,可以影响自己的命运。“万物有灵”观念产生后,原始人进一步把他们过去赋予“物神”的“强大能力”与该“自然物”的物质实体区分开来,转而赋予该自然物以“灵魂”。这样,就产生了与物质实体相分离的具有超自然力的“神灵”观念。
出处:宗教卷 • 宗教学 • 名词、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