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地黄 地黄( dì huánɡ)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黄色,可作药用。沈括《梦溪笔谈·药议》:“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出处:语词卷 • D • dì • 地 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通称“怀庆地黄”。玄参科。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和腺毛。根状茎黄色,根肉质肥厚。叶多基生,莲座状,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有皱纹,茎生叶无或很小。总状花序顶生,夏季开花,花筒状,外面紫红色,内面黄色,有紫斑。蒴果卵圆形。种子细小。分布于中国北方,栽培甚广;亦见于朝鲜半岛和日本。分根或种子繁殖。根和根状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生地”,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主治热病烦躁、津伤口渴、斑疹、吐血、衄血等症。干燥者称“干地黄”、“生地黄”或“生地”,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养血,主治阴虚内热、虚烦不眠、月经过多等症。经加工蒸制后称“熟地黄”或“熟地”,性微温、味甘,功能补肾阴、益精血,主治肾虚阴亏、头晕目眩、腰酸、遗精、崩漏等症。地 黄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植物部分 • 被子植物 • 双子叶植物 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 玄参科。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和腺毛。根状茎黄色,根肉质肥厚。叶多基生,莲座状,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有皱纹,茎生叶无或有而叶小。总状花序顶生,夏季开花,花筒状,外面紫红色,内面黄色,有紫斑。蒴果卵圆形。种子细小。产于中国北方,栽培甚广,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根和根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生地”,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主治热病烦躁、津伤口渴、斑疹、吐血、衄血等症。干燥者称“干地黄”、“生地黄”或“生地”,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主治阴虚内热、虚烦不眠、消渴、斑疹、吐衄等症。主要成分有多种苷类、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有增强细胞免疫、抑制肿瘤生长、抗炎、降血糖等作用。经加工蒸制后称“熟地黄”或“熟地”,性微温、味甘,功能补肾阴、益精血,主治肾虚阴亏、头晕目眩、腰酸、遗精、崩漏等症。主要成分有梓醇、地黄素、氨基酸、亚油酸等,有加快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并能抗血栓、降血压等。地 黄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方 药 学 • 中草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