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早期智人
释义
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  旧称“古人”。亦称“化石智人”。介于猿人与晚期智人之间的人类。生活于距今约20余万至约3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中期。最早引人注意的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尼安德特河谷附近洞穴中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化石,故人类发展的这一阶段又称“尼人阶段”。其主要体质特征是脑容量较大,男女平均为1440毫升,而脑的结构却保留不少原始特征。眉嵴发达,前额较倾斜,枕部突出,颜面很长,眼眶圆而大,两眶间距离相当大,鼻部扁宽,颌部前凸,颏部后缩。上述形态特征,虽较猿人为进步,但仍保留一些较原始的特征。已能完全直立行走,成人身高约155厘米。据线粒体DNA测定,尼安德特人与智人不同种。故原学名智人尼安德特亚种(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改称“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这是一批人类进化中灭绝的旁支。已能取火,并能制作较精致的石器和复合工具如标枪等,会用兽皮做简陋的衣服。已发现的化石产地约70处,但尚未在新大陆发现早期智人化石。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人类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02:20